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掠的冲击,中国出口面临巨大的挑战。记者日前从多家深圳和东莞出口企业获悉,其数千万的订单瞬间被取消,企业生存遭受重击。不过,许多出口企业并非坐以待毙,他们纷纷采访多种策略积极应对,包括业务调整,裁员、轮流上班等,而拓展内销成为他们转型的重中之重。有港资电镀企业寻求更多内地钟表首饰业务,内地饰品企业拟斥资百万拓展内地线上线下业务。为了生存下去,他们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将员工培训转岗 加大拓内销力度
新冠肺炎疫情目前已席卷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欧美国家疫情最为严重,截至4月18日16时,全球新冠疫情累计确诊病例数已突破216万例。为了应对疫情传播,欧美国家纷纷采取封城和隔离措施。因欧美国家是我国企业出口的重点,其次是东南亚、中东、非洲和拉美等地。此次疫情对中国出口企业冲击十分巨大,大量企业订单取消或者无限期仍延迟,许多大湾区出口企业因此损失惨重。
为珠宝、钟表和手机等出口企业提供电镀业务的香港电镀业商会会长、深圳港企创隆实业董事总经理陈伟表示,他们公司有2000人,疫情导致公司业务下滑了一半,而在3月中旬只下滑了三四成。因欧洲大品牌珠宝和手表等停止销售,美国客商也是一样,所以导致其公司业务暴跌。为了应对这一巨大冲击,公司将以前做珠宝、手表电镀业务的员工,经过培训后转移到手机和电子产品电镀部门工作,以前员工每天有很多加班,并且周六也要加班半天,现在只采取五天8小时工作制,取消加班。
令他庆幸的是,其给一国际品牌手机和耳机等提供电镀业务,从而受到的冲击相对要小。此外,他们还给主要是内销的飞亚达手表提供电镀,公司因此避免了大幅裁员的行动。他表示:“因为内地疫情发生根本性好转,工商业都在走上正轨,公司将大力寻求给内地手表、珠宝和手机等企业提供电镀业务,为此,公司将以其给国际大牌提供业务服务的优势,成立相关团队积极争夺内地客户,以弥补国际业务大跌的损失。”

投数百万进行内销产品设计和生产
目前,为了应对疫情挑战,大力拓展内销成为许多出口企业一致的选择。东莞市亿饰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荣帮告诉记者,他们公司主要制造戴在脖子和手上的合金、不锈钢、钛等饰品,主要出口南北美洲、非洲和中东,一年收入数千万元人民币,其中八成是外销。此次全球疫情导致其公司所有订单全部取消,为了生存,他只得将以前在四川的700多装配散工辞退,只保留东莞30-40人的自动化生产车间。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同时看到国内市场正在快速复苏,刘荣帮决定大力开发线上线下的内销市场,现在投入300万进行内销产品设计生产,目前样品已经完成,4月将投产,预计4-5月开始大量铺货。公司正在做推广计划,将外销团队转型改组成内销团队,将进行线上线下同步推广,仅推广费预计就要投入100多万。他们已在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开设了店铺,不过刘荣帮感叹电商推广费太贵,“关键词搜索一个月费用就需要10-20万元,这样搜索排名可以进入前几名,销售也只会保本,如果不做这样的推广销售就更差。”因为现在资金紧张,公司运营资金仅够维持三个月,因此,没有更多的钱投入内销渠道建设。而推广少的话又影响销售,因此他感觉既矛盾又无奈。
为了帮助制造业企业拓展内销,香港一带一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韩岳平告诉记者,经过多年努力,其针对大湾区世界工厂推出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帮助他们打通内销环节,通过手机端将工业产业链打通,并与消费者连接起来,以帮助制造业企业将产品与市场进行对接,降低销售成本,目前他们已吸引30多位企业老板加入成为股东。正是看好这一机遇,刘荣帮拟分阶段斥资2000万发展该平台旗下珠宝饰品业务,不但可以面向消费者推出自己大量饰品产品,还可以为同行和珠宝企业提供销售和推广服务,其成本较淘宝和拼多多便宜很多。
呼吁国家支持多行业产业链正常运转
陈伟表示,现在疫情冲击,贵金属市场因此波动厉害,而一些金融机构和投资公司纷纷炒作,导致贵金属市场经常出现过山车行情,令到他们做实业很惨。贵金属占其公司生产成本七八成,市场动荡十几二十个百分点是常有的事,却对其运营影响巨大。在目前艰难环境下,为了吸引客户,公司要减价5%到10%,以保证足够订单让员工生存下来。他认为,国家要尽力支持众多行业的产业链正常运转,给一些中小企业进行税收优惠和融资等支持,否则一旦产业链出现群体倒闭将对社会冲击很大,也不利复苏后生产,如果产业链保存完好,疫情后复苏我们国家就是主力。(李昌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