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七天假,成就了消费的黄金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持续恢复稳定,公众的消费信心逐渐增强,国庆黄金周买买买、游游游、看看看……消费呈现稳定复苏态势。
传统消费与新型消费相互交织
据国家商务部全国重点监测省市披露的十一小长假消费数据显示。其中,北京市商务局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业态企业实现销售额63 亿元,同比增长7.6%,较2019年增长20.5%,两年平均增速9.8%。上海市全市线上线下消费总额765.88亿元,同比2020 年增长16.0%,同比2019 年增长12.8%;线下消费金额511.02 亿元,同比2020 年增长23.4%,同比2019 年增长11.2%,监测36个商圈的线下客流总量637.4 万人次;线上消费金额254.9 亿元,同比2020 年增长3.5%,同比2019 年增长16.2%。

伴随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的不断向好,国庆黄金周人们的消费需求集中释放,旅游、餐饮、零售等各板块市场红红火火,在展现明显的补偿式消费的同时,又不断向升级消费、品质消费、个性化消费等消费新模式新业态拓展。传统消费与新型消费相互交织渗透,演绎消费扩容升级的现在进行时,一方面强化消费回升的持续态势,另一方面巩固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更好激发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显著优势,为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提供有力支撑。
黄金珠宝零售额增长超三成
“金九银十”,是各个行业业务集中开展的黄金时段,也是新人们喜结连理的黄金期。刚刚结束的国庆假期,更是新人们举行婚礼的旺季。今年的“金九银十”,随着各行各业逐步地回归正常,婚庆市场也在迅速回暖,有数据表示,2021国庆节假期期间,有逾80万对新人举办婚礼。“婚庆经济”也与这些新人们浓浓的爱意一起,在快速地“升温”。
“十一”假期间,黄金饰品消费依然火热,在“婚庆季”带动之下,各门店黄金珠宝十分畅销。据苏宁消费大数据显示,周大福、六福珠宝、老凤祥、周大生品牌站稳品牌销量榜前四。广州友谊在国庆期间,黄金、珠宝、首饰品类以多项优惠促销举措吸引客流,现场有不少成双成对的准新人在选购镶嵌、钻石类首饰,达成多宗大额销售。黄金价格的回调有效刺激金条的销售,多个专柜金条销售升幅明显。10月1日至7日,珠宝首饰类商品销售同比增幅近50%。而据广百股份统计数据显示,国庆期间,周大福、周六福和周生生三大头部品牌受到顾客热烈追捧,掀起节日金饰购物人气,珠宝类销售超5000万元。其中,龙凤镯、金项链等婚嫁产品,带动珠宝类销售上涨,对比2020年增长四成,对比2019年增长逾五成。
尽管与其他大宗商品相比,今年黄金白银贵金属“金光”暗淡,三季度国际金价表现也低于过去十年均值,但相对较低的价格,加上饰品业顺应潮流纷纷推出古法、5G等类工艺的饰品吸引消费者,黄金珠宝首饰的消费明显回升。
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官网发布的2021年十一黄金周消费数据显示,10月1日至10月7日,以百货商场为主的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相比2020年同期同比下降9.2%,相比2019年同期同比下降0.1%。各类商品中,相比2020年同期,金银珠宝类是国庆黄金周期间的热点商品,零售额实现增长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