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最近全球钻石市场开始回暖,但由于之前积压的债务问题,钻石矿企的日子依旧不太好过。
在全球排名前六的钻石矿企中,英国“佩特拉钻石”(Petra)和加拿大“统领钻石”(Dominion)是最典型的“债务受害者”。
之前我们的文章中说过,矿企从勘探到开采到出产销售,要经历一个既费时间又费钱的过程。所以很多矿企都会选择融资或者银行贷款来度过那段时间。佩特拉和统领就是典型的靠贷款发家致富的公司。

佩特拉在申请破产之前,是一家看上去非常强大的公司。旗下位于南非的库利南钻矿,曾经产出过世界第一大钻而赫赫有名。但是佩特拉背负6.5亿美元的债务,日子过得本就非常艰难。疫情一到,钻石卖不动了,所以没钱还债了。今年4月份申请破产保护,但一直没有人愿意买它的资产,因为根据多方面的调研,发现这家公司早已经资不抵债。
于是到了10月中旬,在找不到“接盘侠”的情况下,佩特拉不得不跟自己的债主集团商量了一下,后者以“债转股”的方式,接收了佩特拉91%的股份,并且提供3000万美元的周转资金。
这么一来,佩特拉的前景如何,已经变得非常扑朔迷离了。

统领钻石公司的Diavik钻石矿
至于统领钻石,情况复杂一些。统领在2013年之前有哈瑞温斯顿(Harry Winston)这个品牌,后来以7.5亿美金的价格卖给了斯沃琪(Swatch),自己埋头搞矿产。它在加拿大有两个大矿,一个叫Ekati,是2013年买来的,产量全球排名前20;另一个叫Diavik,自己占了40%的股权,力拓(Rio Tinto)占60%,这个矿在全球排名第9、加拿大排名第2。(排名并不固定,仅供参考)
因为债务问题,统领钻石以1.26亿美金的价格卖掉了自己的资产,接盘侠是母公司Washintong Companies旗下的另一家公司。但是这1.26亿里面,并没有包括Diavik矿的40%股权。力拓那边一开始就觉得很不舒服,因为统领钻石既不交开采费,也没有提前告知要卖掉自己资产的事儿,所以干脆向法院申请冻结了本属于统领的40%的钻石库存。

力拓集团是统领钻石的Diavik矿大股东
前几天,力拓再次向法院申请,要求批准销售那40%的钻石毛坯,以填补统领钻石欠下的1.2亿开采费。这么做也是无奈,因为从目前的情况看,统领钻石是“无意支付开采费”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Diavik预计2025年就得关掉,到时候还涉及3.6亿美元的关闭费用(因为要修复周边环境)。这笔钱怎么出,现在还定不下来。
总之两大矿企原本干得轰轰烈烈的,短短半年多的时间基本都倒下了。有人说这是疫情闹的,其实还真不是。疫情只不过是个催化剂而已,真正的问题出在“借债开矿”的模式上。借债的最大风险就是还债。如果市场好,那么还能勉强度日,如果市场不好,那就会一下子陷入危机。
这就是钻石上游普遍存在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