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金珠宝行业深耕近二十载的信达祥集团,自2006年创立以来,始终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内核,从设计研发到生产销售全产业链布局,旗下拥有东莞市金禧福珠宝首饰有限公司、深圳市信达祥珠宝发展有限公司,逐步构建起覆盖黄金珠宝产业上下游的生态体系。面对全球经济波动与消费市场迭代,这家企业如何以“供应链服务商”的定位破局?近日,《中国黄金珠宝》记者专访了信达祥执行董事郑爱玉,解读其“精品黄金+智能制造”战略背后的思考。

记者:信达祥近年来强调从“黄金加工商”转型为“供应链服务商”,这一转变的核心逻辑是什么?
郑爱玉: 黄金珠宝行业的竞争早已超越单一的产品维度。传统模式下,企业聚焦于生产与销售环节,但如今消费者对文化内涵、工艺创新、场景体验的需求日益多元,尤其是“95后”“00后”成为消费主力后,倒逼产业链各环节深度协同。
信达祥的定位升级,是回归经营本质——我们不仅提供黄金饰品,更通过产品策划、工艺研发、营销赋能等全链路服务,帮助客户精准触达消费者。例如,我们的5G黄金技术突破传统材质限制,为客户提供“更硬、更轻、更时尚”的差异化产品;古法金系列则融合东方皇家工艺与现代审美,这些创新背后都是对产业链价值的重构。

记者:国际市场与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信达祥如何保持核心竞争力?
郑爱玉: 关键在于“两个坚守”:一是坚守对客户需求的深度洞察。我们建立了从市场趋势分析到文化IP挖掘的系统化产品开发机制,比如Au99.99系列将手工掐丝工艺与东方文化元素相结合,赋予产品独特的情感价值;二是坚守技术驱动的智能制造。引进先进设备优化生产流程,提升产品精度与交付效率,这是应对行业内卷的硬实力。更重要的是,我们始终以“成就客户”为出发点,通过开放协作与上下游伙伴共建生态,例如与国内外品牌联合开发定制化产品,实现多方共赢。

记者:2025年被称为信达祥的“新起点”,未来战略将聚焦哪些方向?
郑爱玉: 我们将围绕“专业化、数字化、协同化”这三个关键词展开。首先,深化“精品黄金”产品矩阵,持续投入花丝、錾刻等非遗工艺的现代化应用;其次,建设智能化供应链管理体系,通过数据赋能精准匹配客户需求;再次,推动行业价值链协同,例如联合设计师、渠道商打造跨界爆款。归根结底,信达祥的目标是成为黄金产业的“价值放大器”——让每一克黄金都承载文化厚度,让每一次合作都创造可持续的商业价值。
在这场专访中,“供应链服务商”被反复定义为一个动态进化的角色:既要像匠人般打磨产品,又要如战略家般整合资源。面对行业内卷,信达祥的选择不是被动跟随,而是以技术创新为矛、文化赋能为盾,在千年黄金产业中开辟一条“智造”新路。正如郑爱玉所言:“黄金的价值不止于保值,更在于能否成为连接传统与未来的文化载体。”这或许正是中国黄金珠宝产业破局的关键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