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头条
良渚文化×百泰精工:当世界遗产遇上黄金,5000年的文化传承“活”了

 时间:

2022-03-20

 浏览量:

近年来,国潮崛起,博物馆文创迎来爆发式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走进博物馆,为传统文化买单。


良渚文化×百泰精工:当世界遗产遇上黄金,5000年的文化传承“活”了


良渚文化×百泰精工:当世界遗产遇上黄金,5000年的文化传承“活”了


基于此,黄金珠宝企业应势而动,与故宫、敦煌、三星堆、大明宫等博物馆IP跨界联名不断。近日,百泰精工又与良渚博物院达成合作,以潮流文创精品的惊艳“出圈”,为黄金珠宝的增量市场探索出了全新的可能。


当世界遗产遇上黄金,5000年的文化传承“活”了


在博物馆文创的商业转化中,如何依托馆藏资源,开发出集审美与文化为一体的文创产品,俘获年轻消费者的心,至关重要。


在百泰精工与良渚文化IP新品发布会的论坛环节,深圳市黄金珠宝文化研究会会长曹阳受邀作为主持人,世界黄金协会大中华区CEO王立新、杭州良渚古城文旅集团总经理王刚、良渚博物院学术研究部主任夏勇作为嘉宾,以“活化”为关键词,共同研讨了“跨界融合 潮流文创”的创新发展之道,也道出了良渚文创金饰备受青睐的内在逻辑。


观点集萃 · 纵论文创


当世界遗产遇上黄金,5000年的文化传承“活”了

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CEO 王立新


他从世界文明史视角,阐述了文明的多样性与相通性。并表示,黄金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寄予着人们对美与情感的表达。百泰精工对良渚经典元素进行重构,并进行延展开发,表现出极强的创造力。


他认为,文化创新首先要解放思想,文化发展不是简单复刻,重在衍生与升华,其关键在于精神标识的提炼。其次,要探索文化的当代表达与世界表达,以消费者喜欢的方式去讲述文化故事,让文化在传承中历久弥新。


当世界遗产遇上黄金,5000年的文化传承“活”了

良渚博物院学术研究部主任 夏勇


从丰富精致的良渚文明出发,以玉琮为例,阐述了文化的延续与发展。他认为,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不分国界,不分时代。文化遗产的“活化”,关键在于将古老的历史文物带入到现代的生活当中,用更加丰富多元的表现方式与表现载体,推动文化的进一步传承。良渚博物院与百泰精工的合作,通过金饰载体,将为良渚文化的更广传播搭建桥梁。


当世界遗产遇上黄金,5000年的文化传承“活”了

杭州良渚古城文旅集团总经理 王刚


文创品的开发,是“活化”文化的一种方式。百泰精工与良渚文化的“金玉”合作,通过创新性的探索,拓展了良渚文化IP的发展空间。


文化的“活化”重在创新,只有通过解构、重构的方法,将文化融入当代生活,创造符合当下老百姓需求的产品,结合新技术与新传播手段,才能推进文化的创新发展。


并从“共鸣、共情、共赋”三个维度,分享了他对优秀文创的理解。他认为,好的产品必须要从审美上吸引人、情感上打动人、与消费者建立一种相互成就的关系,才能实现文化的动态传承与可持续发展。


博古出新· 精工造物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这是百泰精工良渚文创IP产品的开发原则。


当世界遗产遇上黄金,5000年的文化传承“活”了

神徽的现代重构,更加简约典雅。


当世界遗产遇上黄金,5000年的文化传承“活”了

良渚福由良渚玉器集美而成,传递着亘古不变的祝福内涵。


百泰精工洞察到良渚的“福文化”内涵,以“中国文明,世界表达;传统元素,当代表现”为创作理念,将恢弘厚重的历史文化与精致璀璨的珠宝设计融于一体,对神徽进行现代重构,并通过“良渚福”的开创性创新,为当代人带来5000年的远古祝福,引发共鸣与共情,赋予了良渚文化全新的魅力。


当世界遗产遇上黄金,5000年的文化传承“活”了


在良渚文创产品的设计上,百泰精工用古今通用的简约设计美学将良渚的精致之美重塑,并以精工匠心造极于产品,让历史里沉淀的千年美好化作精美金饰,以时尚现代的演绎,得到了年轻消费者的喜爱。


良渚文化实证了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其创造出的璀璨玉器,充分展示着中华文明的瑰丽与辉煌。


对于这样的文化宝库,百泰精工深谙传承要义,更以创新之姿,通过文化的深耕与工艺的锤炼,以精美绝伦的金饰让文物走入现代人的生活,完成了从良渚文化到良渚文创的转化,推动了传统文化的现代演进。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