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一则新闻。
2004年,龙某与丈夫陈某在深圳开了家珠宝公司,开始做起生产、销售珠宝首饰的生意。后因客户定制需求,2016年起,他们在没有品牌授权的情况下,利用自己的生产车间,开始生产假冒品牌的珠宝首饰,通过网络等渠道销售给客户。
售价仅为正品价格的十分之一,销量日益见长,公司规模逐渐扩大,生产技术人员、销售客服及包装发货各岗位配置齐全。
高仿卡地亚、宝格丽、梵克雅宝、蒂芙尼等知名品牌的产品,就这样走向了市场。
最终,龙某等10名犯罪嫌疑人,被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追究刑事责任。
有需求就有买卖。
这样的故事,似乎一直都在。
隐蔽式小型作坊
低仿、普仿、高仿、超高仿
在生产方面,大型珠宝首饰制造工厂基本上不生产高仿珠宝,只有部分小型作坊生产。
据知情人透露,这些工厂极其隐蔽,生产车间封闭,只有熟人才能找到。在各种售卖高仿珠宝的店铺与微商、淘宝店中,绝大多数高仿产品都来自广东。
由于历史原因,高仿珠宝长期存在,有着多年从业经验的珠宝业者谈到。
高仿珠宝产业逐渐按照工艺精细程度分为低仿、普仿、高仿、超高仿,不同的等级工艺对应的价格也不等,超高仿的工费最高;按照材质的不同,分为了铜板、银版、金版9k、金版18k、金版24k。
这些产品从外形来看与正品的差别并不大,区别在于对细节的处理。
@知乎阿木阿水
珠宝的产业链细分已形成各家所长,分工明确。
高仿的BVLGARI 宝格丽 Serpenti系列手镯、戒指
一件仿品,参照一件正品,由于品牌与款式的海量,没有哪个土豪能把正品全都给配齐,这时候工厂多就发挥人多力量大的优势,每个厂家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正版数据获取渠道,或购买正版,或有些客人有正版给数据,或从某些二手交易品牌购买尺寸数据,久而久之同行之间有比较,有竞争自然会修改自己不成熟的'不对版货',自然越改越好。
小型工厂“因噎废食”
索性锁定市场爆款
什么产品好卖就做什么。
探秘高仿珠宝的成因,有着多年从业经验的珠宝业者谈到,改革开放后,广东作为“前沿阵地”吸引了大量的外国企业入驻,从早期为各品牌代工起步。
第一批从事珠宝行业淘金的人大多从这些合资企业中出来,模仿外资企业中学到的技术,自己成立公司。
而一些技术工人由于碎片化的职业经历和成长经验,导致他们没有足够文化沉淀进行原创,多是吸收其他品牌的成熟经验,仿制成为了最简单快速的方法之一。
有人说:高仿珠宝的市场土壤和其它高仿奢侈品其实是一样的。
一边是消费端,有人想花小钱装大逼。
一边是销售端,有人想比卖普通货多赚点还有人想以假乱真赚黑钱。
一边是生产端,因为制作大牌高仿的工费更高,自然比做普通款式更好赚。
做得和正品非常接近的高档仿品,吊坠头窄且薄
项链是圆形○的粗链,吊坠头的圆圈孔径大
制作高仿的这些工厂原本就从事珠宝生意,有些起初是制作传统珠宝首饰,形成固定的老客户群。
多次往来建立信任之后,就会通过这些熟悉的老客户销售高仿珠宝,或是通过熟人介绍。
另外一种重要方式就是通过互联网。
淘宝、微信成了消费者高仿购物的重要渠道,渠道的便利性,使工厂直接找到零售客户。
高仿产品可以一件代发,还可以招收代理,零售客户经常介绍朋友购买。太多的人喜欢那些大牌珠宝,但是大牌的价格实在让人无法接受。
许多零售客户经常会问:“某大牌又出新款了,你这边有货吗?”
一位微商店主告诉记者,近几年来经济萧条,但是很多女性顾客爱美之心依旧不减,缩紧口袋又满足要求,高仿产品成为了不二之选。
西方珠宝企业的荣耀感
中国的“金+工+石”
在珠宝市场新品的浪潮中,一旦销量惊人,就会被众多业者模仿。
事实上,高仿永远不可能弄假成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高仿珠宝的制作逻辑是依葫芦画瓢。
珠宝大牌的工坊大多在欧洲,那是高级珠宝工艺的发源地,一件珠宝的工时都以月计算。
高仿珠宝的工厂却在广东,最快二十来天就出货,至于像不像?差不多就得了。
有的人以为别人认不出假货,其实见多了谁都能一眼就感觉到异样,高仿珠宝的破绽实在不少。
毕竟,我们买奢侈品,更多的是在为品牌溢价买单,是在为品牌承载的精神和品牌的历史文化、设计、工艺买单。
品牌的独门绝学都在自家工坊里由资深匠艺完成,买高仿是不可能欣赏到的。
永远不要低估奢侈品牌的精神价值。
而中国珠宝企业及品牌,永远不要低估追求原创设计对于行业前进推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