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深度人物

讲好翡翠文化故事,推动中国翡翠“走出去” ——访翠之宝翡翠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当代艺术馆馆长龚明光先生

讲好翡翠文化故事,推动中国翡翠“走出去”  ——访翠之宝翡翠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当代艺术馆馆长龚明光先生

龚明光

翠之宝翡翠有限公司 董事长

香港Samuel Kung品牌 创始人

海当代艺术馆馆长

香港珠宝玉石厂商会 顾问

香港宝石学协会 顾问

香港玉器商会 永远名誉会长


龚明光先生从事翡翠珠宝、玉石行业逾40 年,出资创建上海市首座非营利性的民营当代艺术馆至今近20年,尽展世界和中国当代艺术及设计的精粹。据悉,龚先生出生于上海市,祖籍浙江省宁波市,五岁时随父母定居香港。20世纪60年代,因缘接触珠宝,最终也因为热爱,成为终生的事业。


讲好翡翠文化故事,推动中国翡翠“走出去”  ——访翠之宝翡翠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当代艺术馆馆长龚明光先生


传承玉文化,喜欢刻在DNA里面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翡翠的美学含义很丰富,素有"王者之石"、"东方绿宝石"等美誉。翡翠色彩多样,“翠”就代表最好的翠绿色,它如春草般清新、柔和,生机盎然,给人希望的寓意。同时,翡翠可以雕刻成形态各异的摆件或饰品,所以很受欢迎。


20世纪60年代,香港的翡翠玉石行业非常繁荣。龚明光小时候在香港有个童年的玩伴,他父亲是做珠宝生意的,经常会带珠宝首饰回家,因此龚先生有许多机会接触到翡翠玉石。当时我就感觉到翡翠对我很有吸引力,就这样慢慢地培养出一些感情来。龚先生微笑着回忆起和翡翠的结缘之路。其实我是半路出家,做过银行,也从事过其他行业,但是最后还是抵挡不住翡翠的魔力,就像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缘分,看到她,遇见她,就认定了一样。


其实对翡翠玉石来讲,一直是属于比较传统保守的行业。如果你要问哪个年龄段最喜欢翡翠,其实喜欢翡翠的大多是年纪比较大的人。龚明光先生直言道,我觉得在这个行业里面,我有机会到泰国、缅甸,在那里我认识了很多华侨。在缅甸,做翡翠生意的人,大部分是我们中国的华侨。翡翠在缅甸文化中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神奇力量的宝石,但实实在在喜欢翡翠的还是中国人比较多。我非常高兴能够认识这么多朋友,到如今,已经是数十年的交情。


我有幸跟一位老外讲起翡翠玉石,他们不理解中国人为什么这么喜欢?我说,中国人喜欢玉石是刻在DNA里面的。中国的玉石文化有几千年,玉在中国人的心中是完美无缺的,很多中国人的名字里面就带一个“玉”字。对于外国人来说,玉就好像他们喜欢的红蓝宝石、钻石。我对他们说,翡翠跟宝石不一样。从科学的维度来说,宝石、钻石是硬的,是单晶体,翡翠是多晶体,它的能量吸收能力比单晶体强。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翡翠在老人家戴了之后,会将福气传承给下一代。翡翠带给年轻一代的,不单单是一个物品,还有老人家佩戴时吸收的一些能量和祝福。外国人对理解我们东方的故事或者文化还有一段距离。


讲好翡翠文化故事,推动中国翡翠“走出去”  ——访翠之宝翡翠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当代艺术馆馆长龚明光先生


顺应国潮,讲好翡翠故事


龚明光先生提及现阶段的翡翠市场,在香港来讲,最大的挑战就是我们的顾客年纪越来越大了,年轻人对于欣赏我们中华传统文化还有距离。国内反过来,年轻人这些年对国潮、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开始了新的探索,喜欢传统文化和翡翠的人越来越多。例如最近,我们的乒乓球奥运冠军陈梦,出征时带的就是一个象征平安与吉祥的翡翠平安扣!在香港的年轻人好多都是接受西方教育,偏爱钻石和彩宝,我们现在更需要顺应国家,提倡传承中华优秀历史文化,大力推动国潮,最要紧的就是要去培养年轻的顾客。我有跟同事讲,我们应该吸引一些年轻的人,讲好翡翠故事,将玉文化传承下去,要多鼓励年轻人主动买给自己的长辈,老人家佩戴之后,再把能量与福气回馈传承给她们。


在我们古代,翡翠被赋予了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象征,被认为是美好、高贵、吉祥的象征物。在古代文学中,玉石翡翠文化常常被用来象征高贵、纯洁和美好。《诗经》中有“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的诗句,琼琚指的就是美玉。在《楚辞》中,玉石翡翠文化也被多次提及,如“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等,要把翡翠的文化传递给更多年轻人去了解。


讲好翡翠文化故事,推动中国翡翠“走出去”  ——访翠之宝翡翠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当代艺术馆馆长龚明光先生


创新设计,赋予更深层的内涵


在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我们已经跟国际奢侈品品牌香奈儿、迪奥、宝格丽等合作过。龚明光先生觉得那个时候的初衷,就希望能够吸引年轻的顾客去关注美丽的翡翠。我觉得原创设计非常重要。翠之宝品牌这些年来一直在创新与传承上下功夫,将传统的老物件赋予新生,将创新的设计与镶嵌工艺注入翡翠玉石,持续的和国际品牌与国际著名珠宝设计师合作,持续的扩圈,持续的为品牌、为翡翠创新就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为了提升珠宝玉石的文化价值、吸引消费者和收藏家青睐,并在全球范围内展现独特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我们一直致力于挖掘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与玉石相关的故事和意义,赋予其更深层的文化内涵。龚先生认真的说道,这样不仅是一件珠宝,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在创新设计上,融合传统图腾、现代风格和不同文化元素;在传统工艺的传承上,翠之宝还不断进行工艺创新和探索先进的加工技术,提高制作的精确度和质量。同时,我们注重个性化定制,让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独一无二的珠宝玉石首饰,并将不同文化元素融入设计中,创造跨文化意义和价值的作品,以此来吸引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


我们一方面支持国际著名设计师以翡翠做创造,另一方面培训新一代,让他们传承传统技术和设计风格,并持续发展珠宝玉石工艺,同时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我觉得原创创意非常重要。我有一位老师朋友,他有一个牛角做的刮痧板,他就让我用玉石来做一个,我做了一个送给他,他就觉得这个造型很有趣,因为我把它做得很小,不仅可以刮痧,还可以做挂坠,同时也可以绑在包包上。这也是一种跨界的创新,好玩有趣有非常有意义。龚先生说到这里非常开心,创意和创新无处不在,只要用心就能感知。


讲好翡翠文化故事,推动中国翡翠“走出去”  ——访翠之宝翡翠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当代艺术馆馆长龚明光先生


当代展览,引领艺术家走向国际


提到艺术馆,龚明光先生介绍到,上海当代艺术馆是做当代的展览,跟我们的传统翡翠玉石,就像光谱的两端,乍看仿佛是截然不同,但实际上确映照出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脉络。我很高兴能够在20年前创办了这个艺术馆,那时中国的当代艺术才刚刚开始。当代展览,其实原创非常重要。我们艺术馆的一个宗旨就是“聚世界精粹、集文化华章”在引进国外艺术家来我们上海做展览的同时,我们希望能够领航中国的当代艺术与文化出海,让国外的观众能够看到中国的优秀作品。 


在意大利举办的威尼斯双年展,两年一次,我们参加了五届,差不多已经十年的时间。前几个月, 我们刚参加第60 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艺术家和意大利艺术家的作品以一种“对镜”与“遥望”的姿态共同展览,上海当代艺术馆被意大利媒体评为“十个你必须去看的展览”。在这个过程当中,最大的收获就是通过艺术与世界链接,也一步步做到 20 年前建立上海当代艺术馆时的初衷,让世界看见中国,让中国文化在世界传扬。


讲好翡翠文化故事,推动中国翡翠“走出去”  ——访翠之宝翡翠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当代艺术馆馆长龚明光先生


吸引吸纳,让玉石文化走出去


龚明光先生胸有沟壑,致力于把翡翠玉石文化推广到国际。他表示我们一定要把翡翠做成国际标准化,这也是我们当前迫切要去做的一件事情。有了标准化,外国人购买才会比较放心。现在他们不知道怎么去辨别,去评估价钱。此外,在翡翠证书方面,我们一定要把产地证明写出来,场地证明目前对市场非常重要,也是我们迫切需要做的另一件事。现在我们一些协会的专家,他们非常努力用心 地在做这个工作,已经做好长的一段时间。


在国际市场上,我们为什么不能打开呢?一方面是文化因素,另一方面,就是我们找不到这么多缅甸翡翠原料来配合,同一批原料的颜色变化太大了。 随着危地马拉翡翠对市场的冲击,现在可能是将真正代表优质翡翠玉石打开国际市场的机会了。


未来,如果有一天翡翠玉石能像所有宝石一样在国际舞台绽放华彩,我觉得一定是因为我们国家的强大,我们的文化吸引他们。他们通过学习我们的文化,进一步了解、喜欢我们的翡翠。

当然,前提也是彼时的翡翠玉石已具备了国际化标准,就像钻石一样有分级评估标准,我们知道购买的价值所在,才能通行世界。我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加入我们这个行业,让我们翡翠玉石文化发扬光大!就像这次奥运会一样,未来,我们中国的翡翠玉石文化绝对可以走出去,在国际上大放异彩。


笔者:龚明光先生人如其名,温文尔雅、气质翩然,举手投足间透露出的绅士气质,让人如沐春风。或许这就是上海人骨子里的腔调:做事认真细致,待人润物细无声。


龚明光先生向我们介绍了翠之宝在20世纪90年代与香奈儿、迪奥、宝格丽等国际奢侈品品牌合作的画册。还向我们展示了他收藏的工艺品和珍贵艺术品,其中包括国内某著名导演采用放大人民币局部元素、通过放大比例绘制的画作。原来早在多年前,龚先生就已经通过和国际大牌的合作,走在了国际市场的前沿阵地,并一直持续不懈为此而努力,令人肃然起敬!


从龚先生的介绍中,我们更能深深体会到,他为了让东方美学珠宝走向世界舞台,他为了引领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走出去,在20年前就创办了上海当代艺术馆,不得不赞叹他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正如一首歌里所唱:“中国龙,中国心,永远中国人。五千年的文明造就了中国人,黄河长江之水孕育了中国魂,中华大地立起了一颗中国心。”


我们一行挥别龚先生,香港的街头阳光灿烂,光影正好。祝福龚先生的翡翠事业在世界舞台上像阳光一样光芒闪耀。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