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丹麦珠宝品牌潘多拉(Pandora)发布了2020年二季度财报。
报告期内,潘多拉总收益为28.76亿丹麦克朗,而上年同期为46.93亿丹麦克朗;净利润为-1.75亿丹麦克朗,而上年同期为5.26亿丹麦克朗。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二季度,众多国际品牌都借助中国市场挽回业绩,但潘多拉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却不理想。

数据显示,二季度潘多拉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同比下滑24%,可见其人气骤降。
今天,产业君就来探讨,潘多拉珠宝在中国怎么就不吃香了。
01. 潘多拉魔法何以失效?
财报显示,今年二季度和7月间,潘多拉实体店的运营恢复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截至7月底,潘多拉约有90%的概念门店已重新开业,涵盖七个主要市场的大多数门店。但在8月的前几周,临时关闭的门店数量增多。
尽管二季度后期的表现略有回暖,但潘多拉仍认为未来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具有高度不确定性。

虽然,潘多拉方面表示,实体店客流表现仍不够理想,是导致中国市场总销售额下滑的原因。截至报告期末,潘多拉在中国共开设236家概念店,较上年同期减少2家。
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潘多拉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为3.78亿丹麦克朗,同比下滑24%。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一些奢侈品牌和轻奢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已经回升。但潘多拉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
实际上,潘多拉之所以在中国市场难以回暖,与近两年品牌的发展、定位不无关系。

随着消费逐步分化,轻奢品牌夹在高端品牌和大众品牌之间愈发显得脆弱,而且这两年潘多拉在产品设计上并没有太多的创新。
因为轻奢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如果不能改善品质和设计,轻奢品牌的平庸形象将造成消费者流失、产品卖不出去等问题。
02. 品牌开启自救之路
有网友就曾表示,潘多拉项链、手链的售价均为两三千元不等,而一线大牌蒂芙尼的基础款售价也就五六千元,他们更愿意加一些钱直接买一线大牌的产品。

近年来,潘多拉也一直在尝试转变,希望赢得中国市场。比如,今年的七夕情人节,潘多拉巧妙融汇中国元素,推出了限定系列新品。限定系列以极具东方色彩的折扇为设计灵感,以摩登语言释意“国潮”风尚。
此外,潘多拉在中国已经完成全渠道布局。除了在天猫开设旗舰店外,在官网和微信小程序也有相应布局。

财报显示,虽然中国市场销售额下滑,但潘多拉在中国的线上渠道表现强劲。疫情影响之下,潘多拉线上渠道表现相当突出。
产业君认为,全渠道布局是趋势,是潘多拉必须要走的路。但是,要想破局,潘多拉还是要深耕品牌,把握中国市场的节奏,抓住潮流,这样才能吸引到新的消费者。